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什么是诸法无我、法由心生、心外无法?(上)

  • 什么是诸法无我、法由心生、心外无法?(上)

音频在线听

 

导言:一日同修问老师:什么是“诸法无我、法由心生、心外无法”?老师告知,这三个词语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,没啥区别,然后作出详细解释。

“诸法无我”是我们学佛人可能耳朵听出老茧的一句经典,这句是实相问题。我们常常说有四观依次是: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。 实相的部分对咱们新学的同修最好先不要那么急着涉猎,并不是这些东西是错的,而是太高了够不到。就像小学生也是学生,大学生也是学生,不可能说都是学生就把大学的书给小学生看,看了也是浪费时间。

 

佛教的修行部分有很多次第问题。如刚刚说到四观,若我们“观身不净”都做不到,就不要说去观察种种感受是苦了;更不用考虑观察心,发现心念起伏不定,任何一个念头的生生灭灭都没有规律可言;这三步都走不过,非要说诸法实相确实说了也没啥用。

法是什么必须先搞清楚,然后才能理解佛法诸法等等的部分。法是学习、模仿的意思,佛教对法有一个定性——契机为法。契合机缘的才可以叫做法,延伸出来就是那些不契机的就不应该叫做法,就不可以去执著那些不契机的所谓法。

学佛是通过佛陀交付给我们的这些方法深入学习,这些方法是我们需要学习的,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学习,知道了生死的真相、生命宇宙的真相、懂得了因果轮回、也懂得控制身口意扭转生命走向了,这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。从这个学到然后去实践见到效果的过程就是法的全过程。

能学到,这是因缘和合;能去落实、实践,要有信愿行的配合才能见到结果。至于结果是否满足我们的既定愿望是不一定的,因为内因、外缘契合在不同程度的信、愿、行下,这个结果自然会有差别,行的强度略差、信的深度略差都会影响结果。所以学佛者众,能见到效果的少;能蒙受佛法得出轮回的就更少;能成就开悟的少;能有一定证悟的更少;能证果的就少之又少。并非这些都不能实现,是可以实现,只是要问我们到底是否做对了、用对了、坚持对了?

 

法就是学习,我们到底要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效果?这就决定了法的性质问题。有人通过学习,学了人世间的贪嗔痴,这个法是轮回法、染污法、生死法、生灭法、不究竟法。我们学佛都听到那些高大上的道理,这个能不能实现?能实现,但是要问我们到底和人家的差距在哪里?首先当我们强调方法是否对的时候,还必须要强调是否和人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往往我们和古人不在一个起跑线上,和佛陀住世的时候更不站在一个起跑线上,把这种刚性、根基性的东西忽略了,只去强调方法是很片面的。

我们讨论佛法往往最爱问:这是正法吗?可是如刚刚说到的部分,必须探讨法是否能契合。这个契合说起来又多了,比如是否能契合我们的根基,某人宿世以来都是修禅的,他的学佛印象中偏空、偏无,拿一个有相有色的法给他,他不容易接受,这个有相有色的法对他就不契机。比如说他有了种种苦恼,你告诉他求观音菩萨吧,菩萨“千处祈求千处现,苦海常做渡人舟”,他会认为这个求是在外求一个叫做观音菩萨的相,这个方法对他就不合适。如果你告诉他可以自己观察这些痛苦烦恼都是哪里来的?都是你心的执著、心的计较、心的动荡使然,他反而容易接受。

 

当我们面对大众要知道大家的根性,一个方法必须要有深有浅、有难有易,这个法才是通达圆满的;如果非常小众,很难找到契合条件的人,这个法虽然很厉害但是没用。就像古人学屠龙术,学三年也好三十年也好,你找条龙练练?找不到龙,学这个就没用。

一切法契机为要,若不能契机就不堪叫做法,乃至世间法也是这样。比如教一个盲人唱歌很容易,但是如果教盲人画画就不容易了,如果教盲人编程就是在冒险了。不是这些东西很难,而是要找到能契合条件的人才可以交付。

佛法是成就为佛的方法,佛法是佛陀告诉我们要如何学习实践的套路,是告诉我们要如何去模仿,如何去契合。诸法也是这样,自然包括世间法、出世间法、方便法、究竟法、权法、智法、实法、相法等等。

 

“诸法无我”是指说法如果超越了特定的条件,这个法是没有意义的,所以法是无我的,法不会执著什么。就像拿改锥拧螺丝,这个方法看一遍都能学会,可是我们是否能拿到改锥,能找到螺丝,能有力量去落实,同时还要去考虑改锥和螺丝是否匹配?看一遍都能会的东西,我们去落实、实践的时候却出现了千差万别的效果,但是拧螺丝的方法不会因为我没用明白、用错了、用反了就大发雷霆,就不干了,就没有效果了。只要我们用对,就可以实现改锥拧动螺丝,契合了就对了;如果不能契合,这个法是无用的、无意义的。所以在法的层面来说是无形无相的,是不执著不分别的,不会因为你长得好看就能拧动螺丝,他长得丑就拧不动。

因为法没有执著,所以对待法也不应该有执著,只是从学佛到破法执这是到最后一程才可以讨论。相当于大菩萨这个水平才可以讨论如何破法执,而没到这个水平还要多多少少执著一些法,所以从凡夫到六地菩萨这一大块里法门林立、千差万别。

 

契合就像渴了有水喝,饿了有饭吃,包子、饺子、面条、饼、米饭、米线、馒头、粥,随便吃,总能遇到你需要的,找到契合你胃口的,能解决你困难的;如果我们弄不明白法要契合,就会形成大批大批的“琼浆玉液、甘露美食”听着好,可是够不着,饿还是饿,渴还是渴。

“诸法无我”是于法不可有执著,因为法不执著;不能契机就不能成法。

上一篇:问: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什么区别?
下一篇:什么是诸法无我、法由心生、心外无法?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