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沟通秘笈之“乘、毁”二法

  • 沟通秘笈之“乘、毁”二法

音频在线听

\

 

鉴于与众生沟通方面的内容,大家还迟迟没有掌握,今天利用点时间和篇幅,略微谈谈。

 

众生到底是什么?

佛教给出的定义是非常宽泛的——“因众多的因缘和合而生”,众生就是众多因缘合并在一起的一个状态,这个状态说有、说无、说真、说假、说虚、说幻,都没什么错,毕竟非真非有、非实非虚。

 

以前因为对“众生到底是什么”有疑惑,就做了一番观察,表述如下:黑暗无尽的虚空,一段又一段的光,像流星划过,但不是全程都亮,只有一段是亮的;再继续观察,发现每一段闪光都是执着,单个的执着,多种执着,乃至无数执着互相捆绑着。

观察得到这个答案:众生不外乎是一段执着。

如果换个高度,或者换个角度来说:众生不过是一段妄想,众生不过是一段贪痴,因为妄想执着是一体的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所以众生可以是一段妄想、一段执着、 一段无明、一段分别、一段贪爱、一段愚痴、一段愿业、一段杂染。

 

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、形形色色的人和众生,其实所见的不过形态不同;千百万种形态之下,不外乎是以如此种种作为内驱力,在支撑这副皮囊躯体行走罢了。

我们看到的是色身躯体的行走,内在的动力是不容易发现和察觉的,所以需要沟通,需要深入了解,需要一个交换态度的过程,这个过程不是可有可无的,而是我们能否成功摆脱外在形象干扰、进入对深层内容观察的关键。

 

如果我们对对方的具体想法态度不了解,很难了解这个人,很难了解这个众生;如果不了解,后续的种种很难开展,所以应当深入了解,通过沟通、交换意见,发现对方对应的心念想法所暴露出的、对应的执着等等信息,这个契入点就显现出来了。

当我们和众生沟通时,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,不知道对方具体是怎么打算的,这个沟通都是失效的,或者低效的,如果想以这样水平的沟通来解决各种问题,实在是不能指望的。

 

以“执着”代入。

当我们在与对方沟通中发现了对方的执着,就可以考虑是否契入——如果谈话氛围不好,就不要递话了,就算递进去的很准确,也不容易被接受,所以古来非常看重善缘,没有善缘做基础,这种递话非常难开展,哪怕就那么两句话也很难开口。

 

先把善缘的关系放一旁,暂且不提,就算沟通没有硬性阻碍,我们怎么继续深入?怎么去破这个题?从破题的角度来说,方向共有两大条:一是乘,二是逆。

 

我们用例子来说明一下:

沟通中,众生暴露了某个执着,一个方向是在他的执着上继续锦上添花,推一把,这就是“乘”,这就是借力打力的意思,但不是让他继续深入坚固执着,而是要通过这个乘,把节奏带动起来,带到沟通者自己的节奏里,为继续引导做努力,乃至最后完成引,将他从对应的执着里引出来。

另一个方向是“逆”, 或者说“毁”,或者说“破”,或者说“撅”,也就是要阻断对方的执着,各位要慎用这个方向,用不好,很容易陷入麻烦。

 

怎么用呢?大家对《地藏经》很熟悉,可以拿来己用:

你这个执着的结果是什么呢?

你不知道,但我知道,这样执着的下场是什么什么结果,是什么什么恶果,是什么什么地狱,你信不信?

不信,可以验证;信,我们就说后话。

如果对《地藏经》的内容不熟悉,很难用上这两个方向,有枪炮,没弹药,也都是摆设。

 

再举个例子:

这个众生贪吃,对照《地藏经》里说贪吃的果报,要受什么苦?会有什么下场?光目的母亲因贪吃“累堕大地狱”,对不对?

如果对方的情况,我们用经文的案例能对号入座,想一想他会不会这样下场?当然不可能马上就百分百地承受,因为对方还有福报、业力、善缘、恶缘的问题,如果福报还有,还能享几天福,自然不会马上堕落;如果还有善缘在,他有机会翻盘,也不能一脚踩死。

 

说话要给自己留余地,这样你说话会严谨许多,这个余地是什么?某个业行会引发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个结果,可能只需要说两三个,那么我们就不能说: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些……就应该这样……一定会这样。”而应该说:“有这样的可能……极大的可能会是这样。”

 

贪吃一定下地狱吗?这就如刚刚说的情况一样,这是结果之一,但不是唯一结果。

如果沟通到这,就可以继续深入扩大阵地:贪吃只是一个行为,加入吃什么、吃多少、怎么吃等等这些问题,就把这个话题牢牢地把握住,并按我们的节奏引导前进了。

如果对方认可你说的,就算略有狐疑,你能以详实的案例、扎实的法理,把这些解决,他不得不信,必然会寻求解脱,也就是着急为自己谋出路了。

 

如果沟通到位了,众生不着急为自己谋出路,不急切地想知道怎么做才能有好结果,这个沟通都不算是完全到位。

如果没到这个程度,非要引领对方前进,会困难重重,自然会出现进一步、退三步的局面,这就是沟通没做到位的缘故。

 

\

 

“乘”更容易用——

你有执着是吧,顺着你的执着,有更好的,比你这还要好不知道多少倍的,你要不要?

要的话,我告诉你,我帮助你,你想不想更容易获得食物,想吃什么就有什么,而且还管够,你要不要?想不想获得?

想的话,我告诉你怎么办,我帮你,但你需要跟我的引导,让你做啥,你就做啥,不然你也不会,给你讲,你又不一定能明白,何必那么复杂。

 

这两个方向都可以用,只不过在“毁”这条路上,我们要明白,有的众生的执着并不是极乐可以满足、佛法可以促成的,不是借助佛菩萨愿能完成的,这就要撅了他,不能让这种幻想持续在;如果对方的执着不靠谱、不着调,没有办法按“乘”来引导,就用“毁”去破他。

所以,深入对极乐的了解至关重要,不然没话说,想说却说不出来,这就尴尬了。

 

“毁”是因为对方的执着是不能完成的,或者很难完成的;这个执着不完成,他就不转向,就不考虑别的,不破他这个执着,他没办法得度。

 

我多次和大家提到《楞严经•精研七趣》,非常、非常重要!这是让我们大致了解众生具体细节的经文,除此之外可就没那么细致的内容可参考了。

 

了解了《精研七趣》后,当沟通中某个众生表达出某个态度,就可以非常容易对号入座,能更早、更及时地知道对方处于什么境界、状态。

人可以装相,众生当然也可以说谎,能及时识别,及时发现,才能更好、更深入地沟通,才能更方便各位深入解决对应众生的执着。

 

对方有一个什么样的执着,极乐能满足的,可以借助“乘”来引导:你贪财是吧,那完蛋了,极乐莲池下面全都是金刚石、钻石哦!金沙布地都是小意思啦,要不要去?要不要看一看全是钻石做底的池塘是啥样的?

 

如果沟通氛围好,这一引导就很容易带到我们的节奏里,一个超度就搞定了;但如果沟通氛围不好,或者沟通不到对方的真实意图,或者对方掩盖、谎言、极不配合,我们不可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契入点。

 

“乘”是四两拨千斤、借力打力的路子,“毁”是寸指寸劲、膝肘合击的路子,不管是用“乘”,还是用“毁”,要求我们对经文要熟悉,对法理要熟悉,对极乐要熟悉,对众生还要熟悉。

很多人说:“我不会沟通。”你是不会,你连应该学的都没学,怎么可能会沟通?

 

大家读了很多遍《地藏经》,正常坚持功课半年,就应该比我读得多了,有机会、有条件更熟悉经文,但为什么你还觉得生疏?就是因为你不会用,都当机关枪扫射了,你没拿出来用,怎么能学会,怎么可能熟悉,怎么可能运用自如呢?

 

什么叫用?看到这个事情,经历了那个事情,《地藏经》的某句、某段、某个案例能不能递进去?这两个人现在关系不错,《地藏经》递进去,那就是生死歧路各别,现在称兄道弟的,但最后各自的业力也是无肯代受;你看到、听到、见到、经历到的种种,《地藏经》递不进去,你怎么可能学得熟悉?

 

佛法在你的生活里占的比重太低了,经历事情的时候,佛法自然不能及时跳出来发挥效力,不能产生影响力,你学没学佛有什么区别?

在生活里所占比重,不是指拿出多少时间全部投入这里面,而是当你在生活的种种件件、点点滴滴里,都能映射到佛法、联系到佛法,是这个路子;而不是一天多少小时都念佛念经,那路子也对,但对普罗大众来说,不好走啊。

当你走在路上,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擦肩而过,或者迎面而来,或者呼啸而去,佛法在哪?你的《地藏经》在哪?你看到一大堆人熙熙攘攘,这不就是业海的“头足相就,复自搏攫”吗?

 

已经读过几十部《地藏经》的同修要想一想,怎么把《地藏经》套用在你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里,遇到的、听到的,都要思维《地藏经》在这些方面怎么体现的,我们没有出家人的条件,不能每天多少小时都念佛念经不想其他,就只能是通过这种形式推进“提升佛法在生活中的比重”,而不能通过占用更多时间的模式,对忙碌于生活的大众是不适用的。

 

众生是一段段的执着,破了他的执着,引领他,带到自己的节奏里,最后送走,这就很好;能顺着他的执着,以佛法浩瀚利益的某几款加以引导,高高兴兴地求生极乐,这就更好!

众生到底执着什么了?

众生各种各样,是因为执着了各种各样,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方法套,还是建立在能沟通的基础上为好。

 今天就说这些。

 

人间天于幻海迷局

2019.9.28

上一篇:变革中学佛的必修课——有效沟通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