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佛教框架体系(二)

  • 佛教框架体系(二)

音频在线听

\
 

上一期我们分享到佛教框架体系中关于“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”这个定义中第一个内容——佛,今天分享接下来的两个内容:众生和法界。

 

众生

众生是佛教里的专属名词,原意是:众多因缘和合而生。

就是有很多条件约束形成的一个短暂聚合,这个聚合勉强可以叫做众生,因为这个聚合会败坏、会消亡,所以这个所谓的众生也在生灭变异中,不是恒定的。

(1)有情无情众生

佛教里把众生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,无情众生就是没有主观的情绪、没有贪生怕死的想法、也不会计较攀比等等,我们眼前的事物电脑、手机、桌子、板凳、书本、笔纸等,全部都是无情众生,都是众多的因缘和合才出现的,树木、花草也是;而有情众生就是有主观情绪、贪生怕死、有喜好有厌恶等等情绪的众多因缘和合。有情众生因为能觉苦、因为能离苦,所以是有主观的愿可以被激活的,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就是佛、是未来佛、都可以成佛,就算是破戒比丘、就算是地狱众生、就算是猫狗畜生,只要拥有自性,都有成佛的可能,至于是否有对的路线、对的方法去落实,这就是因缘和合的其他问题了。

 

(2)因缘和合引发无际

古德说“一切皆因遇缘不同而有差别”,就像世间的一个小孩子从小熏染,教他弹琴,他可以学会弹琴,成为音乐家;教他写字,他可以学会书法;教他舞蹈,他可以成为舞蹈家。对一个孩子来说,他有无限种可能,但是要看各种缘分促成什么样的教育引导。在众生的部分,若想探讨好众生的问题,因缘二字必不可少,若没因缘不能形成此形、此态,也不会形成此想、此念,所以众生的因缘即是触发众生身口意的契机,没有这个因缘不会形成对应身口意的业行。

 

(3)主观观察产生主次因果

前提是众多因缘,就是不只有一个因缘。我们对某个事情做观察,这已经带有了主观的选择性,从而在主观的方向,选定了一个因果为主因果,其他的因果就成为了对应的次因果,众多的次因果促成了我们提到的缘。

 

(4)假缘为因。

大乘佛法不提第一因,因为没有第一因,第一因是假缘为因,也就是借助次因果,并入主线,成为主因果了。就像一个人走路捡到钱,我们看到这个因果是捡钱为主因果,但是他为什么走这条路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走这条路、为什么在众多的选择下能在这个时间点、空间点出现在这里捡到钱?这就是众多的因缘和合下才促成捡钱的事情。那个出现在这条路上的因果,算不算因果呢?算的,只是因为观察方向的取舍上有了主次因,就有了缘的一说。

 

(5)颠倒牵引源于不控业力使然。

众生受什么影响最大?一是内在的身口意业为主要牵引力量;二是外在的身口意业的回溯,也就是其他次因果的牵引力量,在众多力量形成的合力下,行走的路线就会出现主动或者被动的偏差,这也就是众生颠倒的原因。

 

法界

(1)法界定义。

法界这个词若想做一个定义就略难,我试着下了一个定义各位可以参考:法界是因法不同而形成的范围界限。也就是因为种种的做法不同,形成了不同的圈子,在不同的圈子里,就是粗暴的说在不同的法界中。

 

(2)十法界。

佛把法界粗分为十,分别是圣四凡六。圣人道分为:佛

法界、菩萨法界、辟支佛法界、阿罗汉法界;凡夫上分出:天道法界、阿修罗道法界、人道法界、畜生道法界、饿鬼道法界、地狱道法界。再返回来理解“因法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范围”这个概念,就好理解法界是什么了,也就是因为你在做这样的事情,你就会去到对应的区域,就会进入到对应的法界。所有的有情众生统分出十个大的区域,也就是因为有了十大类不同的行做,才会在对应的十个不同的区域中。

 

(3)法界因果平等。

学佛的基础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行做,转换到不同的法界去,这就是佛法的简单概念。在法界的角度、在因果的角度是没有所谓善恶的,你做恶就去恶的境界,他行善就去善的区域,这是“如是因、如是果”的事情,在因果上没有善恶可说,只是当结果形成,当下的我们能不能吃得消罢了。

 

(4)共业招感。

每个法界拥有特质,而非是共性的。在共性的部分大家都一样,是不可能分出不同区域的;在这里我们必须提“共业招感”,形成相同的业力就会被招感到共同的区域,去面对共同的事物。你在南方,我在北,这也是累生的共业使然;打渔的会出现在海边,打猎的会出现山旁,做买卖的会在城市,这也是累生的业力使然。当这个业力消耗了,就会随另一个更重的业力再去做共业招感。如果我们不想被业力拽来拽去,就应该把业力理解清晰,拿出手段去对治业力。

 

(5)对治业力总纲领。

对治业力的方法,其实就是扭转身口意的方法,也就是调整行做的方法,就是转换法界的方法。在这些问题上依然没有善恶分别,举善恶的例子都是通的。我们能理解好法界,就会理解众生因为什么而成为众生、因为什么而在这、因为什么而出现在那里、因为什么而遭受什么,这是没有白遭白受白苦白累的事情,都是在业力牵引下,每个众生各自的因果使然,不能怨天尤人的。

 

上一篇:佛教框架体系(一)
下一篇:佛教框架体系(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