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地藏菩萨本愿经略说.7(忉利天宫神通品)

  • 地藏经略说7.mp3

音频在线听

 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(三称)

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(三称)

 

开经偈
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

本句经文圆满了几个成就,也就是宣讲佛法的几个条件已经完全具足,它们分别是:

宣讲的时间具足——“一时”;

宣讲的地点具足——“忉利天”;

宣讲的讲法主具足——“佛陀”;

听讲的众生具足——“摩耶夫人”;

参与见证的具足——“十方世界所有佛菩萨”。

在所有完整的佛经里,都会有这样的一句,来把讲法的各种条件和大家汇报一下,这是经文的序分部分。

我们可以按科学实验报告来看,就知道谁在什么时间、地方、事情,做了一个什么实验,实验参与者是谁,用了什么器具方法步骤。

 

佛经亦是这样的。经,就是经过,就是路途,就是经历的心路历程。

当我们捧起佛经的时候,这是在描述某位佛菩萨的心路历程,他在什么时候,遇到了什么事情,他是怎么想的、怎么做的,遇到了善缘的推动,还是恶缘的阻碍,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。

往往我们看到了这些,以为是在描述故事,其实是在告诉我们,彼佛菩萨怎么做而成就的,他们在面对生、老、病、死时,是如何思维的,遇到了什么机缘,做了什么事情,成就了什么结果,所有的佛经不外乎这些。

我们在佛经中以为这是故事,其实是正面的榜样力量,是在佛经摄受的作用下,引领我们能去和佛菩萨一样去思维生、老、病、死,同时和佛菩萨学习发下什么愿望,去实现愿望,就会得到对应的结果。

成就为佛菩萨不难,脱离六道轮回也不难,难的是我们在外面看热闹,没有看进去;难的是表演得那么动情,我们根本没有跟随上节拍,就像在做《普门超度》时,有人心里升起各种奇怪的想法,使得他们不能跟随。

 

“一时”,这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,没有说哪天哪月哪日什么时间,只用一个模糊时间概念,告诉大众讲经的时间、条件成熟了,希望我们不要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所累。

往往很多人学佛,把佛法当佛学去学习了,当一门功课去研究了,就是研究得再通透,不去行持,亦是白学白做、徒增浮华罢了。

有一种人学佛叫消遣佛法,没有事情时,把所谓的佛法左右对比下,批评论证,空做谈资,摆个龙门阵罢了。

 

“佛”有无量义,我们为“佛”这个词的任何定义,都没有办法圆满无漏地表述出佛的状态,尤其是用言语文字更是苍白无力。

我们学佛要试着为“佛”下个定义,“佛”到底是什么?

佛是自觉觉他、觉行圆满的大觉者,佛是身口意业诸根清净无漏的圆满状态,佛是其大无外、其小无内、无所不在、无所不能的大能者,佛是我们的灵魂导师,无论我们对佛是如何赞颂、称扬,都不足以表述佛的高尚圆满。

佛教是释迦佛在三千年前于古印度创建的,当初的定位是教育体系,所以佛陀是我们的导师、是我们的老师、是我们的本师,这个称谓只有在教育体系里才有。

其他教派里的教主和教众间都会有一条巨大的鸿沟,使得人们无法逾越;佛教完全不然,佛教的教主——佛陀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成佛,没有成就佛果的菩萨们亦都这样希望,都在为众生成就佛果而努力不辍,这是任何一个宗教教派都没有的。

严格意义来说,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,是教育体系。佛陀相当于校长,下面安排了很多的菩萨做代课老师或是班主任,代课的老师在佛教里叫:阿阇黎,翻译过来叫:亲教师,这些称谓只能在教育体系里找得到。

 

“佛”,有广义、狭义之分。

如果没有前提,这个佛是泛指所有成就佛果的佛,包括故去佛和现在佛。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广义佛扩大,扩大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、本具佛性。

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里的第一愿:要去恭敬一切的佛,这个被恭敬的佛是因地佛。这里的佛是泛指,相当于是对一个职位的称呼。

比如说:校长、经理、主任,这是职位的称呼,这些都是泛指。当前面有特指,或是前面有交代提到时,这个称谓就会成为特指。

比如进入到一个学校,你去称呼校长,就是专指这个学校的校长,不会是叫其他学校的校长,而如果前面加上姓,如李校长、王经理、张主任,这个称谓就具有了特殊性,就不会重复和错指了。

 

上期内容:

 

上一篇:地藏菩萨本愿经略说.6(忉利天宫神通品)
下一篇:地藏菩萨本愿经略说.8(忉利天宫神通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