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楞严经念佛圆通章略说(二)

  • 楞严经念佛圆通章略说(二)

音频在线听


【大佛顶首楞严经·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】
经根据部头的大小分为经、卷、品、章,任何一部经都是有经题的,而经
题分两部分,一部分是别号别题,一部分是通号通题,通号通题就像职位一样,张经理、王经理,这个经理就是通号,你可以用,他也可以用,所以这个经字就是各部经都可以用的通号,而前面的那部分就是别名了,只有这部经可以这样叫,其他的不能叫这个名字。比如金刚经、楞严经,前面的金刚和楞严是别题,而后面的经是通题。
经按部头来说有大有小,大的经可以几十卷,比如佛陀五会讲法,第一会讲的是高山仰止的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非常的大,对这部经是有非常多的传说的,有说这部经是龙树菩萨入龙宫里过目不忘,返回到人间抄写出来的,也有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八十卷的《华严经》,其实只是龙树菩萨看到的《华严经》的上部、中部、下部中的下部,还有说我们现在看到的《华严经》是所有佛陀讲的《华严经》的段落大意,是标题,也就是说光标题就汇聚了八十卷之多,这个阶段普遍认为佛陀讲法三七日,为大菩萨宣讲的《华严经》。
第二阶段讲法就是开始为五比丘讲的小乘法要,主要讲的是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法,用了十二年的时间,普遍管这阶段叫做阿含部,这个阶段最开始度了乔陈如等共五位比丘,从这开始佛教初步奠定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。
第三个阶段是大小并举,在前面的十二年中世尊独讲小乘,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阿罗汉,接着的第三个阶段叫做方等,用了七年的时间,在这七年的时间里,讲了很多大方等,就是大小乘并举并重的部分,这个时候开始为弟子渗透大乘义理。
第四个阶段是般若部,般若部佛陀讲了二十二年,把所有般若部的经汇聚在一起可以叫做大般若经,大般若经有五百卷之多,其中我们常常听闻到,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《心经》,就是大般若部中以观世音菩萨为说法主,舍利弗为契机众宣讲的一段般若部的精要。
第五个阶段宣讲的是法华涅槃部了,这个阶段用了八年的时间,主要都是在讲《法华经》,余下一夜的时间讲了《涅槃经》,《法华经》世尊讲了八年,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《法华经》只有七卷二十八品,为什么只有这么点?是因为有很多的义理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没有用,为什么这样说呢?如第一阶段的《华严经》一样,这是高山仰止的《华严经》,小乘的圣人都没有资格没有基础去听,何况六道凡夫呢?于是我们要懂得,经真的叫做契经,一定要契合大家的根基,这才对我们有意义,我们分享的大势至菩萨《念佛圆通章》,是在《愣严经·二十五圣圆通章》中最后第二章,《愣严经》一共有十卷,为什么会在经中出现这二十五圣各述圆通呢?因为阿难真的发心要修持,于是佛陀告诉阿难:你想修持,那么你选一个门修吧,原文叫做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,也就是说进入这个境界状态的门可以有很多,这都是方便权宜而有的,但是真正回归本元的路其实没有二条,也就是你找到门,然后一门深入,这就对了。
佛陀让阿难去选择走哪个门修持,阿难一下就蒙了,因为他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,然后佛陀告诉阿难有二十五种选择,分别是六根六尘六识,这是十八个门,加上地水火风空根识这七大,一共是二十五个门,这二十五个门佛陀是门门都走过了,都是通达无碍的,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要选择一个门,不能个个门都走,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,没有那么长的寿命。
于是阿难一听更无法选择了,因为自己没有实修过,对这些都不理解啊,于是佛陀非常慈悲地冥授各位罗汉菩萨们,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是怎么证入圆通境界的,于是二十五位圣者带头宣讲了这二十五圣述圆通的部分,也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在《楞严经》中看到,原来修行真的是可以这样多的道路,于是要在这里面选择一个自己走啊。
这二十五圆通都分享完了,阿难还是不懂怎么选择,于是佛陀叫文殊菩萨来帮助阿难选一个,文殊菩萨帮助阿难选择了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,选择的是耳根圆通,也就是返闻闻自性的这个修持方法,大家要注意的一点是,因为那个时候是正法住世,佛陀住世,修持比现在容易,那个时候选择了耳根圆通。而现在是末法时期,这个客观条件大家一定要知道,于是在二十五圣圆通里有两个圆通的顺序出了问题,其中一个就是最容易发现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,因为这章应该在六根的排序第二位中,但是却被放在了最后,是二十五圆通的最后一个圆通,还有一个圆通他的顺序也有问题,这个圆通就是我们分享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。
也就是说佛陀为我们点了两个圆通可以修,一个是正法住世像法阶段可以修持的耳根圆通,还有一个就是末法时期契合大家根基的念佛圆通,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一章的重要性,不要看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,但是念佛圆通章足可以称为净土宗的心经,虽然小但是全都是精华。
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 并称为西方三圣,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,观世音、大势至是阿弥陀佛的肋仕菩萨,也是表法菩萨,两位菩萨表什么法?观世音菩萨表的是尊师重道,大势至菩萨表的是孝亲尽份。观世音菩萨头顶顶的是阿弥陀佛,这是师道,大势至头顶的净瓶是他父母的舍利,这是孝道。观世音菩萨表的是行愿宏深,大势至菩萨表的是智慧。如观世音两旁的肋仕,龙女表的是智慧,善财表的是行。如华藏世界的毗卢遮那佛的肋仕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,文殊菩萨代表智慧,普贤菩萨就代表行愿,这个是肋仕代表的意思。有的寺院我们看到的释迦牟尼佛两边的肋仕是阿难和迦叶,阿难代表智慧,迦叶代表行做。
这里面的内容也很多,这两位肋仕代表的是要两条腿走路,所以我们常常听到:皈依佛二足尊,外国人翻译的很有趣,翻译成皈依有两只脚的尊贵的佛陀,这二足不是代表两只脚,而是代表两种修持,修福修慧要并举并重。
于是有这样的一句话:修福不修慧,大象戴璎珞;修慧不修福,罗汉托空钵。只偏颇的去修智慧,那么没有福报,就算成了阿罗汉还要不到饭吃,而光懂得修福报,六道都出不去,成了大象虽然佩戴了种种的珠宝璎珞,但是连恶道都无法出离,所以我们要明白这里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,这很重要的。
我们学佛,心心念念的是什么?从小的角度来说是修持自己,回归涅槃。从大的角度来说是帮助众生回归涅槃,当然其中我自己也是众生,所以你想帮助别人你得自己有方法手段,如果你自己都没有,怎么能分享给别人呢?所以我粗暴地为大家定课的目的也尽心于此,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业力清洗掉,然后能分担多少的共业,那就去做多少。个业消了,再去分担共业,要有这样的次第,如同学佛也是这样的,你要先自己有个保障,然后才能给别人保障,如果你自己都没有,怎么给别人呢?
就像有的人修持到某个境界,他来问你,我到了什么状态了?应该怎么走啊?你都不知道,你怎么告诉别人应该怎么走?下一步要注意什么、调整什么?这些都从哪来的呢?我们返回就会发现这些都在经教里描述完毕了,我们抽得出来这个义理那就可以快速地走得过去,而如果我们抽不出来义理,还想走通这个路,这就太难了。
所以不管我们学佛到了什么阶段,上到菩萨下至地狱,你如果还没出去,那你必须要遵循经教行事,这里没有二话,诚如要分享的圆通章,到底什么是圆通?圆满通达。圆满是什么层面、什么意思?通达是什么层面、什么意思?这就不容易理解了,看上去就两个字啊。
圆满,我们知道学佛其实就是圆满自己身口意的过程,什么时候全部圆满了,也就彻底成佛了,用这个法门可以圆满自己的身口意,这不可思议啊,可以圆成佛道,这不可思议啊。人类一直在寻求的就是这个圆满的手段方法,在哪里?在佛陀的教诲里,在佛陀留下的经教中!如在楞严经的这二十五圣圆通中一下为我们展示了那么多修持方法,都可以走到圆满通达的状态,这更不可思议了。
圆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,没有分别称为圆;没有隔阂称为圆;能容能含称为圆;尽包尽有称为圆;无限通达称为圆;身口意自在称为圆。圆是体的空间无限广阔;圆是体的时间无穷无际;圆是相的包容尽收;圆是用的自在随意。
通达,通是过程,达是结果。也就是通是找到路了,而达是走到目的了。 所以在这里这个通就是理通,而能圆通就是理上通达圆满,事上亦是通达圆满,这是理事圆融。 在天台宗有六即之说,其中之一叫做即事即理,也就是说,事你做对了那么就是道理你明白了,于是如果事情你没做对那么很遗憾你也没明白道理。于是说我明白道理了,那就要看事情了,事情你做的怎么样?这才是真正明白道理与否的检验标准。所以这个即事即理无异于给当下学佛人一记闷棍,一下就打得七零八落,为什么呢?因为现在的学佛人都是理上说的稀里哗啦,而事上却水泄不通,这是我们的通病,所以才说学佛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行上,信愿行最后一定要在行做上体现出来,体现出你的信是否坚定清晰,是不是来个事一考就烤得外酥里嫩,是不是来了一个事情就给自己考得颠颠倒倒。
早些是魔考,大家也都知道不经魔不成佛,但是现在根本轮不到魔考自己就先败下阵来,为什么?就是自己都无法战胜自己,更无法接受来自外在的任何考验,所以现在是人考人,是自己考自己,是自己给自己设限制,自己给自己添烦恼。
最后所有的症结都直指理事不通,你想事上通达圆满,那你得先明白道理,
你能明白多深的道理,你能做多广阔的事情,于是有的人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对虚妄不实的身相的执着上来,那么他得到的又会是什么?这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的。
所以想明白更深的理,要学佛,佛陀才是真正明了通达世出世间一切事物,
不只是明白当下所有的事物,过去到无量无边的初始,未来到无穷无尽的末世佛陀都洞若观火,一目了然。
在《无量寿经》开篇的部分我们看到了,好像很奇怪的哦,为什么那么多大菩萨大罗汉都在修普贤行呢?在法华经的第二十八品普贤菩萨劝发品里普贤菩萨说的好啊,这最后的修持一定是要落实到行做上的。行做分为多少呢?大分为十大类,也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提到的这十类,而道理我们不懂就想把事也做得明白,这实在没有这样的事情。
于是这个圆通,最后一定也落实到行做上来,这才是正途。我不希望你们走弯路,因为我走了太多的弯路,我在学佛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告诉我这些道理,
都是看佛经,连讲解都没有,全都是原文,有的还都是繁体字更没有拼音了。走了太多的弯路,这不是我希望的,同样佛陀也不希望我们走弯路。
所以上士闻道一定是勤而行之,而中士闻道就若存若亡了,到了下士闻道只剩下哈哈大笑。我们或许从硬性的标准来看可能不算上士,但是你能听闻到道理,思维推敲明白,搞明白了,能精进修持,奉持不失,这就是上士,不需要谁再来给你发个学生证,盖戳证明你是上士的。经题和章题这些就分享到这,阿弥陀佛。

上一篇:楞严经念佛圆通章略说(一)
下一篇:楞严经念佛圆通章略说(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