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《法华经》略说【315】| 安乐行品(18)

  • 《法华经》略说【315】| 安乐行品(18)

音频在线听

 

【又,文殊师利,如来灭后,于末法中欲说是经,应住安乐行。若口宣说,若读经时,不乐说人及经典过。亦不轻慢诸余法师,不说他人好恶长短。于声闻人,亦不称名说其过恶,亦不称名赞叹其美,又亦不生怨嫌之心。善修如是安乐心故,诸有听者,不逆其意,有所难问,不以小乘法答,但以大乘而为解说,令得一切种智。】

不要说他人的好坏是非,有那么一句话:“说人是非者,必是是非人。”我们学仏,诚然要在种种人事物的表现里寻求法的影子及影响,难免会在这种寻求里有误伤,涉及到了谁,触碰到了谁;但说了谁,尽量要隐去姓名,不要称名道姓,这很容易让人不愉快。就算隐去姓名,有的人也不乐意被人说,这就是小乘人那种心态格局,不说他也罢了。

这些年来,遇到两个不要以他做案例的,一个是活人,也不再多说;一个是魔王,这魔王不想我以他做案例,是担心自己身份特殊,给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,为了保护我,而不希望我拿他做案例。相反,我见证的第一例授记案例是本世界的大梵天王,他说:“老师,我的案例你随便说,怎么说都行。”

这种差距很明显,亦如之前为某同修处理一些麻烦,有同修在当场录像了,后来问彼同修可以发出来吗?他说,若能利益到些人,帮助到些人,他愿意。纵然那则录像并不那么光鲜亮丽,他起码肯放弃自己的小荣辱,为寻求他人的获利提醒,这种心态格局很能温暖、鼓舞人,起码有大乘的风范。

那些小乘人自然不乐意你说他,不乐意你拿他做案例,就算不提姓名,也有人不乐意,这种格局上的狭小是很难用实修或境界来弥补的。对那样的人不要记恨,也不要嫌弃,为什么呢?如果起恨意、埋怨他,没有必要,你若讲法华,看不惯无数人众的种种差别,这格局也不太配法华。他有种种缘、种种愿、种种业、种种恶,所以有种种不令人愉快的习气、毛病,那是他宿世裹挟而来的,表现在此身此世的,自然不可以多强求。

小乘人那是宿世的格局使然,不能强求必须舍小向大。纵然我们知道,大乘才是菩提正路,小乘就算到阿罗汉级别,还是外道,但也不能记恨他们,他们也不容易,更不合适嫌弃他们了,就是糊不上墙的烂泥了,你和烂泥计较什么?

如那样的一个故事:有两个人争辩,最后闹到官府。一人说:“三乘八是二十三。”

另一个说:“不对,是二十四。”

官员就把说二十四的那个人给打了,然后就结案。那人忿忿不平:“我也没有说错,为什么打我?”

官员说:“你和他计较啥,你不傻吗?”

亦如之前和大家也说过:不要和傻子打架,你打输了,你连傻子都不如;你打赢了也不光彩。只要和傻子打架,你肯定是吃亏的,当你发现对方是傻子了,就别和他计较了,但凡你计较,就失败了。

因此,他小乘,嫌弃他,你就失败了,和他计较啥?不傻吗?讲法华,那是成仏的大经,嫌弃那些还在追求外道的人,有这必要吗?实无意义。他乐意学,就自己听,有问题想问,也不要只以小乘的东西回复他,你作为大乘人,要以大乘法回复各种问题。

我们也在这样做,你的种种烦恼、逼迫、痛苦,怎么从小乘转换为大乘的?我们的系统架构就是在转小乘为大乘,你有痛苦逼迫了,当成提醒,试着把对应苦难众生送走,他们离苦得乐了,你的痛苦逼迫也就迎刃而解了。我们就在用这样的方法,把各种各样的干扰统一理解为提醒,只是提醒,只有提醒,只在提醒,而不恶化为干扰、袭扰、影响。虽然可能被袭击,但也依然惯性理解为提醒,解决对应的众生就好。这心态多光明、爽朗?!这就是大乘的那种通透与平和,就算被攻击了,没有关系,你不懂、你愚痴、你被蒙骗、你无明业重,我不和你一般见识,不嫌弃你。

若能把这些做好,就可以很安心地讲法了。因果循环,你没有在仏法里做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,自然你讲法时受众也不会听着不愉快了。就算有某些人习气贼重,非要来和你辩法,或者诘问、问难,这意思要把你辩论倒、打败你。这类人好多,这是修罗习气,看到别人强了,心里酸、眼睛红、爪子痒,心气难平非要斗一斗。

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?不要以小法济度之,这就是“药草喻”了。不管他是小草,还是大树,法雨所洽,普得润养,各得繁茂,小草就繁茂成小草的样子,大树就繁茂成大树的样子,这样就好,非让小草变成大树,小草会很难。

说到这,想起一则沟通案例:约两年前,来一批众生干扰某同修,后来搜罗也不出现,最后上了手段,发现是一群僧人。或许说这些有很多人不理解,你理解不了就算了,没有人说学仏了、出家了、剃度了,就一定必须修行有成。然后问:“为什么来干扰?”

答:“看不惯。”

问:“为什么?”

然后对方说:“我们每天只睡四个小时,其他时间都在用心办道、努力修行,为什么我们那么勤勉、辛苦,你们却那么自在、容易?”

他们辛苦没有收获,看我们简单、容易、收获多了,很不爽,所以来干扰,然后就闲聊几句。最后发现对方的问题所在了,我就问他们:“你知道仏心想的是什么吗?”

对方回答:“仏无心。”

仏无心,所以仏无想,所以仏无愿,所谓仏不可以有任何心理活动,这就是他对仏的理解。这种理解对不对?这是把仏当成如来,当成常寂光里的那个法身了,常寂光的法身如来自然可以无心、无想、无念、无愿。但应化到娑婆的释迦仏并不是这样示现的,并不是这样表演的,并不是这样自称的。他是怎么做的?如法华提到:所有仏陀出现于世间的根本目标,唯一大事因缘,就是帮助众生都成仏。这没有想、没有愿、没有念、没有心理活动吗?有啊!既然有这些,那么对方回答的仏无心,就是法身的事,可却连最近的本师怎么做的都没有看到、没有看明白、没有看懂、理解错了,能把学仏路走对吗?

所以,每天二十小时努力办道,也是办个不知所以的道。以“无”走不通,又不认可“有”,这就把仅有的两条路都走死了。路走错了,能有对的结果吗?当对方明白仏有愿后,悲伤难掩,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辛苦还没有收获了,然后询问怎么才能回归正道。问他一些问题,答得令人毛骨悚然,他下面两个长老、四个住持、徒众近千,也就是这一千左右的僧众都和他一样蹲着,没有一个跑出去了。

我真没敢询问对方的名号,因为这样级别的人物肯定会有历史痕迹的,或许就是某一方一时的名宿高僧,可能他流传的教法现在还香火鼎盛。如果我知道对方名号了,这无疑是捅了一个马蜂窝,虽然他很希望我能替他追本溯源,但很抱歉,人微言轻,我是光脚的,惹不起这种势力,被人说是非不划算。

小乘就是这样的,辛苦不说,很容易就走偏了,进了死胡同,要付出血泪、生命的代价,或许无量生的努力都无功而返,或许无量劫的寻觅,难逃轮回。

大乘就不同了,走的路轻松许多,尤其凭借“大乘净土趣生极乐一路”,更为简单方便,且效果斐然。可这效果也实在难言难宣,这种效果也就只能是和诸仏菩萨心心相印了,再多求都是奢望。

上一篇:《法华经》略说【314】| 安乐行品(17)
下一篇:《法华经》略说【316】| 安乐行品(1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