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《法华经》略说【13】| 经题之“经”(二)

  • 《法华经》略说【13】| 经题之“经”(二)

音频在线听

 

佛经的经又叫做契经,和法叫做契法是一样的意思,就是要有契合度。如果经法、教义没有契合度,自然就会形成脱节,脱节小了说,不会形成对受众的帮助;大了说,就可以导致灭团灭教的下场。佛教在古印度为什么消失?就是因为这个契合度出了偏差,导致佛法失去土壤,没有广泛的受众,成了枯树朽宅、风火一任、溃坏不堪。

我们读经,这个经是死的还是活的?就在契合度上体现了,有契合度,能更大范围地契合大众,经文就是活的;没有契合度,受众狭窄,要求非常严苛,这个经文就是半死不活的。

我们读不懂经文、听不明白佛菩萨的讲述、不知道其中的价值意义,这个契合度是最需要排查和重视的。所以,之前和大家分享的《九字读经》,用“愿”字把九个字贯穿在一起,会用这个“愿”字,其他八个字就很容易用进去;不会用这个“愿”,九个字的整体力量就非常差。

愿是什么?愿是检验契合度的工具方法。当佛经里出现了一个描述、一个方法、一个场景、一个情形,我们愿意获得与否、愿意承受与否?愿意,你怎么得?不愿意,你怎么免?

不会得,就继续读,读明白、学清晰了,就知道要怎么做了,然后再拿经文对照,就算其他经文也会告诉你是这样的、这样做是对的;不会免,就要深入思维反省自己了。如《地藏经》里描述了大量的地狱场景、受罚手段等等,你想免离不受?你不知道要做什么,不知道怎么才能避免,如果你把这些当成自己的事情了,自然着急免受此苦。很多人没这个悟性,不知道这些地狱都是自己的地狱,当然不急着跑了,经文的这部分提点帮助就没拿到手。

因为在受众这块,契合度没理解好、没用上,把自己和佛菩萨描述的情形分割开了,那佛经就是佛经,是别人的佛经,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?如之前和大家提到“随文入观”,随着经文的铺陈,依次观察对应内容。契合度如果调动不好,“随文入观”也是做不了,也就是看个热闹。

再说这个契合度就更严肃了,我们现在读经常常感慨:你看看在佛住世的时候多好,随便一听课就多少众生得什么什么境界受用,现在这经文都快背下来了,对这些利益也是秋毫不犯,这多尴尬?就是没把契合度调动好,导致教义和自己分离了,自己的身口意和经文的戒定慧完全挂不上钩,经文变成了有字的纸。

如果再深说,契合度弄不好,就不是你学不学得会的问题了,一个宗门、一个法门、一个教团能不能继续存在,也都要依赖契合度。能契合当下的种种条件环境,可以存在;不能契合,就没受众,就断流断顿,就人才凋零、后继乏力,如果迟迟不改这种局面,灭团灭教就是结果。

所以,佛法一定要根植大众,不能脱离大众。脱离大众,佛法固然还是那个佛法,但没有受众的佛法岂不是孤寂得很?

法无常、无形、无相、无我、无执、不生灭、不来去、不住、不异,但如果想让法有效力效果,就必须要考虑怎么和大众契合、怎么样能覆盖到更广阔的大众、无死角覆盖,这个法可以长久不灭地流传传递,乃至发展更新、熠熠生辉、效利不尽。

这个契合度怎么体现?从哪体现?经文成型在三千年前,其中描述的种种会有区别差异,因为彼时听课的人也需要契合,但彼时和此时的受众是否需要同一款内容?这就有契合度深浅的差异了。

深处的法理法义是可以的,但浅处就很难契合。古印度是很炎热的,《弥陀经》里提到“七宝池八功德水”,这对他们来讲有大动力,八功德水的种种状态太美妙了、太有魅力了;可这对我们没动力,因为我们不如彼时那么需要水、渴望水的如此种种。所以,在那个环境中,《弥陀经》一讲出来,种种描述都是受众极其渴望的,自然能激活受众愿生、愿往、愿见、愿闻、愿亲近的心,但因为环境条件的差异,我们没攫取到这个契合点,这段经文对我们的吸引力就降低了;我们又不会调整自己的契合度,这就形成经文和受众的隔阂,没联系起来,往生极乐的热情度也自然要降温,也就出现了同样一段经文,有人听完热血沸腾、宁死不回,而有的人听完如风掠面,连惊鸿一瞥都谈不上,差异不在经文本身,而是因为每个受众攫取到的契合度不同。

当你把经文理解成“完全是给自己讲的,没有一句是废话”的时候,任何一句经都可以对当下形成极大的促动和提点,都会有莫大的帮助,在这种情形下的成长岂是可攀可比的?

怎么获得同经文法理的高契合度?

把自己当成那个受众,把经文描述的任何场景都理解成自己是那个受众。佛陀讲地狱多苦,我就多苦;讲恶道多苦,我就多苦;讲轮回多苦,我就多苦;娑婆多苦,我就多苦。同样佛陀讲种种利乐法喜 我就多利乐多法喜。

《金刚经》说:如此做的人就是荷担如来,荷担如来有两种解释:一种是挑着如来家业的担子,一种是挑着担子的如来。挑如来家业,这其中就没有授记的成分,但如果理解为挑着担子的如来,就有授记的成分了。你直下承担:我要成为挑着如来家业的那个人,我要做类似的事情!你就是那个挑着担子的如来;如果一听这词高不可攀,吓人得很,那你能去做类似的事情吗?你就没得这款利乐法喜。

《法华经》出现了大面积授记的情况,授记这事不是多难发生,当进行到给大众授记,尤其是给那些有学授记时,如果我们想:就算有学也是一、二、三果罗汉,也是高不可攀的,和我没关系。经文前前后后那么多次授记的内容,就真和你没半毛钱关系了,你为什么没想过可能你就在这个授记的范围里呢?因为不肯直下承担,才有了“穷子喻”里那个怯懦、胆小如鼠的穷小子,才有了掏几十年大粪的恶浊日子;如果直下认了,那个穷小子需要几十年辛苦掏粪吗?需要父子几十年都不能正面相认吗?穷小子终于明白了,结果他父亲也要离开了,这情形就太凹糟了。

我们已经分享到《法华经》,不可避免要提到成佛的部分了,如果分享《法华经》连这个话题都不敢触碰,那也是辜负佛陀的一片苦心了。但也正因如此,才有佛默不做声的情况,才有了弟子三请不止,乃至佛陀制止都不肯停的情况发生,才有了五千增上慢比丘退座离席的情况发生。佛陀讲经49年,要说一个、两个退座离席是可以理解的,但一下退了五千比丘,这是不可想象的,这也是所有经文加在一起根本就没出现过的局面。《无量寿》提到一亿菩萨不信此法而退转,那是境界退转,也还不是退座离席,一亿菩萨的退转和五千比丘的离席完全不在一个位面上,这更严重。

调整好自己的契合度:我要不要这款利益?我如何获得这款利益?这个利益到底有什么价值意义?有什么必要、必须?这都是我们提高契合度的方法。

说这些,是不希望你们中也有人退座离席,但佛住世讲经尚且不可避免,在这群里就更难避免了。

五千离席,佛不做声、不说话,是慈悲、是包容、是忍受、是认帐,也是圆满彼愿、成就彼愿、圆满彼业、成就彼业,毕竟还有随后的法运可以继续救度,所以就算离席了,没关系还有后文可以继续。但我们现在身处末法,有可能就是末法的边缘阶段,临近法灭尽的状态了,我们有退转的余地吗?说句不好听的话,多少经文已经失去了经文应有的尊崇辉煌,多少法门已经蒙灰积尘,多少法宝已经珠玉坏于匣中,多少经文已经没有字迹了,作为一个学佛人,理应悲伤于此,也应该肩负于此,要把这火把灯光传一波,别在自己的时代薪火灭尽。

《法华经》的经题,我们用六节大略和大家分享完毕,受时间限制,很多也没展开说,很多需要提的也是略提就过了。因为全文非常长,很多内容也不可能非常展开,八万多字的经文展开了说,几百万字都不一定够用,那样只不过是增加了压力,看得也非常累赘辛苦,所以稍微重要的点以外,不会非常细致分享,这是本次分享《法华经》的既定路线,望海涵。

上一篇:《法华经》略说【12】| 经题之“经”(一)
下一篇:《法华经》略说【14】| 序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