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碎演慈香(259)

方法的使用禁忌

 

(一)

 

同修A:哪位师兄方便上传发愿文,谢谢。

同修B:【合掌发愿】我(弟子我等)至诚发愿此一生为最后一生,此生舍报已,即往生极乐世界清净国土,跟随阿弥陀仏修持仏法。愿弟子临命终时正念不失,心不颠倒,蒙仏菩萨慈悲接引,往生极乐世界,花开见仏,悟无生忍。

念仏圣号…

【回向】愿以此念仏功德,回向给往生极乐世界,愿弟子临命终时,蒙仏菩萨慈悲接引。

同修A:谢谢师兄。

 

老师:这个发愿念仏啊,还是要自己真如此愿念才好,免得自己不这样想,只随文字走,就变成了妄语。各位使用时要警惕对照,不要盲目跟风。

 

同修A:老师,我想把此发愿文传给两个愿意往生极乐的姐妹,应该可以吧?

 

老师:这个发愿文涉及到最后一生的提法,虽然在这里不算多复杂,但对系统外的学仏人来说,还是有些啰嗦的。比如,想最后一生,怎么实现?如何做?群里起码有一整套的配合内容及方法,虽然有的人也不清楚怎么做,但多多少少可以刮着点边,而外面的就不好说了。

虽然这“最后一生”就几个字,怎么做到、拿到,却也是极其复杂、困难的。

 

同修A:谢谢老师提醒,记住了。此发愿文的使用是有条件和门槛的。

 

(二)

 

同修:是否还有比此恭敬法更好的方法来利益这些增上慢四众? 

 

老师:世尊在示现涅槃前,回答阿难四个问题,其中一个是:“如果遇到恶性比丘了,怎么办?”

世尊回答:“默摒置之。”

不要去宣扬对方的过错,不要嚼是非、口舌,但也要做出选择:离远点、不理他。增上慢四众与恶性比丘多少还不一样,但其指导原则应该可以借鉴。如果能解决,自然不需要回避;但解决不了,还是不要说对方的是非为妙。

另外,经文也有说:末世出家人修为不好,戒行都不持了,如果见到那样的僧人,看在仏的面子上,看在这一领纳衣的薄面,不要与对方硬磕,远离就是了。过去,常不轻面对增上慢四众也没太好的办法;现在,面对增上慢四众能有什么好办法呢?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随他,过一阵子因果之下,走向什么地方,随他自己业缘果报,让轮回以更高模式来做出审判及奖惩就好。

第三,这个问题里裹挟了一个观念,就像学仏这个事,大众有各自的机缘、路径,所在的阶段、所要学习和磨合的内容也不一,对方自称学仏也好,我们见他在学仏也好,都要当他是一个正常的众生,而不要以他是学仏人为念,不要以学仏人的标准来评判对方、衡量对方、审视对方。只要还在轮回里,在六道中,在人道间,大家在境界上差不多,没有太本质性的差异。

不管在学仏的哪个阶段,都是在路上。只是有的人才起步,有的人走到中途,有的人走在岔路,有的人行将终点,而有的人还在系鞋带、穿袜子。面对这样的人众,如果心念升起“某人在学仏”,必定会伴随好多的态度、观念产生,也很容易就挂在学仏的各种标准里审视了对方,这都是极其麻烦的事。

故,对方学与不学,只当其是普通的众生,不过在学仏这条路上各随机缘罢了。

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,各位自洽。

 

同修:谢谢老师提醒,知道怎么做了。

 

(三)

 

同修:老师,第一尊威音王佛时就有常不轻菩萨,后来过了漫长的时间,常不轻菩萨又出现了,这后来的常不轻菩萨是释迦牟尼佛吗?这里我有点没理顺。

 

老师:就像《地藏经》提到婆罗门女的母亲后来是谁了?如果没说,那就是还在沉沦中。从经文描述的习惯来看,那些后来有成就的都会给出答案。这样就可以看出,这条路的艰难并不是一时得意就能一路顺风到底的。

 

同修:经文里提到:“复遇常不轻菩萨。”是在哪里遇到的?

 

老师:因为彼时常不轻得大寿命,后对这些人再教化,所以,经文此处提“再遇常不轻”,可能还是那个常不轻,也可能后来又换了其他的身份、样貌、名字,但为了方便理解,还以常不轻称谓;后来又遇到现在的世尊,对他们进行教化。

 

同修:也就是说,那时四众生死流转,而常不轻菩萨得大寿命,又遇到常不轻菩萨,然后又遇到释迦牟尼佛,也就是常不轻菩萨。

老师,可以这样理解吗?

 

老师:嗯。

 

人间天于幻海迷局

2022.4.10

上一篇:碎演慈香(258)不容错过的净土
下一篇:碎演慈香(260)另一种分流安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