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海迷局

净土往生

栏目分类

浏览排名

阴德、阳德和福德

  • 阴德、阳德和福德

音频在线听

 

同修:老师晚上好。能给说说阴德、阳德和福德这三者的区别吗?三者之间能否相互转化?

 

老师:佛教里一般不分这么细,这个阴、阳德的提法还是偏本土化的。在本土的认知体系里:阳德是做了某些善事,在大众面前做的;相反,阴德就是做的某些善行没有他人见证。本土人士认为阴德比阳德更为珍贵,属于做好事不留名的这种。

如果做了些善事,本是属于阴德,没有人见证,做完也闷不吱声,谁都没告诉,忽然遇到某些机缘,就把这个事说出去了,阴德就变成阳德了,这是顺利的。但有些事,就算你承认是自己做的,也不见得对方会听信。

佛教并不这样分:佛教认定的善恶全程是从发心阶段、准备谋划阶段、具体落实阶段和最后获得对应结果与否,这几个阶段展开评定的,并不因围观群众多少而有不同。但会因所造成的影响大小,在衡量度上有差异。

本土认为的阴、阳德还是有一点矫揉造作在里面。觉得没有人知道,我做的这个事就阴德了,在德行上就更高一层;有人知道就阳德了,有作秀嫌疑。其实,这个态度和佛教的基础态度是有差异的。

在佛教的视角,人和众生的空间是交互叠加的,并不会因为当下人少就等于众生少,就等于见证者少;并不代表当下人多就是众生多,就被更多见证;也并不因当下的人众多少,佛菩萨诸圣就不知道。所以,在佛教里基本不分这种阴、阳德,没有实际上的意义和价值。

如之前说:“所谓秘密不过是多少人不知道罢了。”对那些大能来说,如果想知道没什么秘密可言。所以,咱们也要尽量抛弃阴、阳德的这种心态,你做善就是做善,不要因人多、人少而有顾念。着这种相的所谓善,也实在是质量堪忧。如《金刚经》里佛陀提到“应无所住而行布施,不住相布施”,还惦念围观群众多少,围观多,我就作个好榜样;围观少,我就秉承本心作善!这种顾念也太啰嗦了。

 

福德是佛教里的专有名词,我也可能解释不好、不完整。

在佛教名词里,有很多“德”字,福德、功德、性德等等,德的意思都可以粗暴算作美好品质。至于品质怎么算美好,怎么算不美好,佛教里有清晰的善恶标准。

拥有佛教认可的善心、善行,这可以粗暴算美好;如果只是偶然突发的行善,这种小概率事件,达不到品质层面。不能因为几个偶发事件,就说这人有品质,没有品质,品质好,品质差。本土人往往喜欢这样认识事物,比如:“三岁看小,七岁看老。”管中窥豹,确实可见一斑;但管中窥豹,也难掩以局部认识全体的偏见,如盲人摸象。

佛教不这样看待事物,佛教的观点是相续的,不是断见,也不是常见。这人做错事了,他可能以后还会犯,但也可能以后改了,不能因为犯过错误,就认定以后一定如何如何,这就裹挟了断常二见,典型的邪见。看待所谓德也是如此,不会因为你装模作样的几次行善,就认定你有品德、有道德、有素质。

佛教里的福德是能持续生发福报的美好品质。这个品质是可以穿越生死,伴随在宿世来生的。因为有这种良好品德,所遇需要做善的事他就能去做,这件善事获得了对应的福报。因有这种品质,走到哪里、处在什么环境,都可以保证输出善行,这种福德的力量自然要比某件事情所获福报的力量大得多。

福德的另外一个严肃解释叫“善根”。因为你有善根,所以遇到需要行善的事,你能去做,从而持续生发善业。善根和福德大致是一回事,但强调的点不一样。善根强调在行善的根本,是生发善业的根源。

福德虽然有别于福报,但现在好多人把二者混淆了。福报是某件善事获得的对应量的回馈,可以是一大堆福报、一排福报。福德偏向品质,是一种持续状态,就像有稳定的经济来源;而福报更多是一榔头买卖那样的收获。

 

如果说福报和福德怎么转换,明白二者区别,也就知道有福德的人必然可以有福报,就算在各种处境也可以不断生发福报,只要有条件就可以了。但福报是现有库存的,不是期房,类似现在就看得到、摸得到的。所以,福报的多寡可以很轻易看出来。

福德是品质、是属性,是一种持续的状态。只要有条件,就可以有对应的影响;如果没有条件,暂时体现不出效果。这就和福报有些观感上的差异了。

美好品质是长久保持、重复、提纯美好心行的结果,是一种能行善的习惯。若想培养福德,那就要平常心行保持,不因一时一地得失而论成败,不因一人一物之顺逆而定输赢。对的事,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对的,都应坚守,值得付出和肩负,值得努力和期望。

 

人间天 于幻海迷局

2021.7.24

上一篇:平滑期的征兆
下一篇:心行于效果不二